猩猩工艺品博物馆
一群年轻的学生盘腿坐在地板上,认真地听着博物馆导游讲述的事实——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场景,它承诺马来西亚土著人民的文化遗产不会在不久的将来消失。
位于吉隆坡的奥兰阿斯利工艺博物馆(Orang Asli Craft Museum)是这个场景的取景地,它不仅向年轻一代,而且向普通公众传播有关马来西亚半岛土著少数民族的知识,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的规模可能很小,与它旁边的国家博物馆相比就更小了,但它的空间很大程度上足以展示该国各个原住民亚民族制作的手工艺品。
走过聚精会神的人群,我们进一步深入博物馆。穿过一条短而窄的通道,上面挂着猎人和他们的狩猎装备的图片,我们来到了后面一个长方形的房间,里面展示了更多的奥朗阿斯利工艺品。
虽然博物馆的前部展出了面具和雕塑,但在这里,后面的展品更加多样化。从各种大小的布布(渔具)到吹管和木棺材,以及乐器,舞蹈,传统服装和编织篮子,这是一个让人们一瞥猩猩日常生活的展览。
博物馆负责人阿斯马维·穆罕默德·尤诺斯说:“我们偶尔会邀请他们亲自来这里做手工,比如编织、雕刻和跳舞。”他补充说,“活博物馆日”等活动,让参观者更近距离了解这些精心制作的工艺品。
Asmawi之前在雪兰莪州贡巴的原住民博物馆工作了近十年,后来从2013年开始领导原住民工艺博物馆,他表示他继续与社区代表保持密切联系,以确保博物馆中展示的信息和工艺准确地描绘了他们的文化遗产和生活方式。
“他们参与了展览的规划,这些展出的物品要么直接从他们那里购买,要么从收藏家那里购买,”他分享说,最后一次主要购买是在2005年完成的,总共250万令吉,购买了50件工艺品。
当时,博物馆只包括前部,限制了可以展示的物品和信息的数量。
吸引游客
该博物馆于2003年7月7日向公众开放,当时每月接待约30,000名本地和外国游客。这种令人鼓舞的接待最终导致它在2014年扩建,为展示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不幸的是,入场费的引入——尽管相当低,当地成年人2令吉,外国游客5令吉——明显减少了每月的游客数量。“这个数字下降到每月4000到5000人之间,”阿斯马维哀叹道。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们开始举办更多的节目和活动。事实上,今年,我们计划与世界土著人民国际日一起举行为期三天的庆祝活动,”他透露。
“它将于8月9日至11日举行,国家博物馆的部分空间也将被使用;我们将邀请原住民在那里建造他们的小屋。”
这些临时住所也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因为游客可以进入其中,体验原住民小屋的生活——里面充满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正如我们在参观期间所证明的那样,博物馆也欢迎来自学校和其他学习机构和组织的教育团(Asmawi告诉我们,第二天,一个来自国家银行的100人小组将会来参观),以鼓励更多的当地人来参观。
当被问及更新的频率时,Asmawi解释说,由于展览中的某些信息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时,例如马来西亚的原住民人口数据,博物馆只能根据原住民发展局(JAKOA)提供的数据进行某些更新。
“这是2012年的人口数据,所以这个数字不再准确,”他指着位于入口旁边的显示器。“截至2023年,这个国家已经有超过20万的原住民。一旦我们收到JAKOA的最新数据,我们将升级这个数据显示。此外,当需要升级整个博物馆时,我们将改变整个展览,以展示原住民工艺品的其他方面或项目。”
工艺大师
由于原住民有三个族群,即黑人、塞诺伊人和原始马来人,每个族群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六个亚族群,总共有18个族群,所以这里并不缺乏可供分享和欣赏的工艺品。
“他们的工艺品制作得如此细致和复杂,”Asmawi说,并补充说,“……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鼓励他们出售他们的手工艺品时,比如他们的篮子,这些物品很快就卖光了。很多人都渴望购买它们,因为它们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谈到鼓励这些手工工艺品的销售,阿斯马维分享说,在过去,奥朗阿斯利人曾经制作编织垫子和篮子等物品,这些物品不是为了出售,而是为了物物交换。
然而,当政府意识到这些制作精良的产品的创收潜力时,鼓励原住民社区制作更多的产品,这样它们就可以作为纪念品出售。
“不幸的是,没有多少年轻的阿斯利人能像他们的长辈那样雕刻,”他说,并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很难找到木制雕塑,尤其是那些由Mah Meri和Jah Hut亚民族雕刻的大得多的雕塑。
“他们仍然可以做较小的,但这正是为什么我们保护博物馆里的雕塑和其他物品对我们很重要的原因,这样熟练的原住民工匠的遗产就会延续下去。”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